饿了,不愿意出去吃饭,怎么办?掏出手机,网上订餐。这样的就餐方式已成为很多人的选择。但记者近日在中关村附近暗访发现,这里的白领通过订餐平台“饿了么”订购的快餐,有一部分来自小作坊。这些小店无任何经营手续,卫生条件令人担忧。
一夜之间,订餐APP如雨后春笋蓬勃发展,其便捷无需赘述,但卫生、健康方面又是否经得起考验呢?记者的实地暗访让人心惊。污水横流、碗筷堆地、洗了抹布的水继续洗菜、无证无照经营……如果前往这样的实体店就餐,估计很多人会大倒胃口,但光鲜的订餐APP将这一切都掩盖了。
订餐APP是新生事物,但订餐APP暴露的后厨问题却并不新鲜。黑餐馆傍上互联网,也仍然是黑餐馆,不能因此躲进监管盲区,更不能成为诱发食品安全事件的不定时炸弹,必须在订餐APP的起步阶段,就予以规范。而负主要监管职能的工商、食药监局等部门,一方面要加强对黑餐馆的打击,一方面要加大对订餐APP的监管,制定严格的准入门槛,敦促各平台审查入驻餐馆的资质。平台运营商除了强化线上的远程审查,还应通过线下的实地考察掌握入驻餐馆的卫生条件、经营资质等等。
同时,订餐APP的用户,也要提高警惕,尽量选择信誉有保障的餐馆下单,发现黑餐馆要及时举报。
订餐APP,通过互联网“+”了方便与快捷,但绝不能“-”了卫生与健康,否则就不是真正的“互联网+”。只有方便与健康并举,订餐APP才能在让大家吃得放心的同时,求得更长足的发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