美法庭宣判:阿里巴巴不应为网上商家售假负责 |
||||
新浪科技 郑峻发自美国硅谷
去年2月21日,阿里巴巴(微博)集团旗下上市子公司阿里巴巴B2B宣布,公司CEO卫哲(微博)、COO李旭晖因“供应商欺诈事件”引咎辞职,由淘宝网(微博)CEO陆兆禧接任。这一高层大换血事件被媒体称为“挥泪斩马谡”,其直接原因是2010年阿里巴巴国际交易平台曝出的一系列欺诈事件。
近日,首例针对阿里巴巴B2B平台供应商售假引发的责任纠纷案件在美国宣判;美国联邦法院密苏里地区法庭上周做出判决,认为在线市场服务商阿里巴巴不因为其验证的“金牌供应商”向某个消费者出售假冒产品而承担欺诈(fraud)或疏忽性失实陈述 (negligent misrepresentation)责任,因此驳回了原告对阿里巴巴的诉讼以及索赔要求。
这一案件的原由是:2010年9月,美国买家帕特里克·恩格勒特(Patrick Englert)通过阿里巴巴B2B网站,从一家“金牌供应商”处购买了药品运往美国,但未料因药品涉嫌假冒遭到美国海关扣留,恩格勒特本人也因涉嫌售假药而被美国方面处罚。
恩格勒特随后在美国密苏里州提起诉讼,认为阿里巴巴B2B对“金牌供应商”售假行为负有失实描述的责任,阿里巴巴关于“金牌供应商需经权威第三方进行资质认证”的说法存在误导,因此要求阿里巴巴B2B做出赔偿。
4月27日,美国密苏里州东部地区法院做出判决,驳回了恩格勒特对阿里巴巴B2B的起诉以及索赔要求。 法官罗德尼·希佩尔(Rodney W. Sippel)认为,阿里巴巴B2B作为在线交易平台,不应为其认证的“金牌供应商”出售假冒商品而承担欺诈而失实陈述责任。
法院判决称,在线交易平台认证的是“商家”而不是卖家出售的具体“商品”;且阿里巴巴“金牌供应商需经权威第三方进行资质认证”是针对卖家而非所卖商品。判决书称,恩格勒特没有举证说明,卖家的合法性真实性等同于其所售商品的合法性和真实性(即合法真实的卖家就一定会销售合法真实的产品)。
阿里巴巴网站的信息显示,“金牌供应商”认证是阿里巴巴根据买家需求,联合第三方认证公司推出的免费认证服务,由阿里巴巴客户经理免费上门采集信息,联合第三方认证公司认证卖家的营业执照、主营产品、企业能力、联系方式和法人代表等信息。
根据阿里巴巴此前进行的独立调查,部分销售人员为追求高业绩,故意纵容或疏忽允许部分外部分子进入阿里巴巴会员体系。在宣布卫哲离职时,阿里巴巴已经清退了1107名涉嫌诈骗的“中国供应商”客户,并关闭其店铺,占2010年底中供付费会员总量约0.8%。
阿里巴巴在这一案件的代理律师是泛伟律师事务所。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|
|||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