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好意思 但网页排版哪里重要?作者:协策网络-客服部 标签:大型网站建设制作 日期:2012年09月14日 类别:行业动态 |
||||
时下有关数位环境的教科书说,萤幕的使用习惯以浏览为主,而且图片比文字更吸引人,主要以娱乐或仪式性使用为主(例如,打开 Facebook 开始一天的生活,但关掉后立刻忘记刚刚看了什么),而不适合吸收完整的知识。摄取更全面、完整的知识,还是要靠纸本。没错,这是萤幕显示时代我们不愿面对的真相:基于某些原因,我们很难有意愿在萤幕上好好的读一篇文章。 为什么?有很多大小原因,但最主要的恐怕还是因为伤眼。萤幕太亮对眼睛不好,大多时候是硬体的问题,但让这问题更严重的因素则是出在软体:不妨问问自己,有多少平常会逛的网页、部落格的文章阅读起来是跟纸本一样舒服的?以网页为例,有许多网页的设计忽略了某些重要的平面设计原则,例如适当的字体大小、字型选择、文字与背景的对比,以及行距。介面设计大师 Oliver Reichenstein 早在 2006 年就提出了,网页上95%的内容其实都是「typography」,试图与大家解释「印刷时代」的排版原则为何在「萤幕显示时代」还是同样重要,同样应该被使用。 许多人惊讶的问:「哈?typography?字型学?那不就只是选好看的字而已吗?网页设计怎么会95%都在选字型?」 typography 不只是选字型 但事实上 typography 不只是选字型,还包括字型的组合,更有关于精确的测量:行高、区块之间的距离关系,以及整体垂直排版的韵律感(vertical rhythm)等等,都是传统排版的重点,因为斤斤计较几个 pt(最小的印刷单位)的相对关系,所以可说个相当偏执,相当要求完美的领域(记得Steve Jobs怎么养成偏执狂的吗?),目的就是为了让内容本身完美的在媒介上呈现给读者。Reichenstein 在他的文章中提出,这些原则在网页上也同样要被注重,我们才可以不再只是浏览,而可以长时间阅读而不感到疲累,只是过去有两个迷思: 迷思一:萤幕解析度不够,所以用字型也是枉然 当然,这个在 2006 年提出的说法到现在已经不攻自破了。视网膜萤幕(Retina Display)在 iPhone 4 的像素密度已经来到惊人的 326dpi,可以说是超越了印刷纸本的起始水准,包含各种显示面板解析度的跃进,字型的显示效果可以说是越来越好了。在中文来说,虽然有许多字型还需要经过数位调校,才会让萤幕显示效果更好,但至少目前我们已经有了信黑体。相信有视网膜萤幕的朋友看这篇文章时,可以感受到接近完美的视觉效果,连纸本都没有如此好看。再加上越来越多的 web font 服务--连中文都有了 justfont,都让从前只能放图代替文字的困境解决了。 迷思二:还没有那么多 web font 可以用啊…… 这个部分在中文世界的确还是如此。中文不但档案大、制作远比拉丁字母费时费工(博大精深的中文字至少有一万三千个常用字,英文大小写字母加上符号最多不过上百),再加上传统字型公司有许多的版权议题争议,都让中文的 web font 进展缓慢。但跟上一点一样,typography 不是只有选字型。就算没有好字型,也可以用心在排版细节上。Reichenstein 就提到,文艺复兴的义大利字体设计师当时只能用一种活字,但还是造就了人类文化史上最出色的印刷作品。这就足以告诉我们即便中文 web font 不多,我们还是可以透过对细节的注重创造好的排版设计。
文艺复兴的排版,只有一种字体,依然经典。(图片来源:Wikimedia Commons) 另外在台湾 justfont 也常常会听到朋友们说,这种偏执的细节,一般人应该不会注意到吧?但事实上,就是这种偏执的细节,让整体版面更好读,好读到不会特别注意,因为能够非常专注在内容上。可惜目前实在有太多网页设计的排版是对眼睛不好的,例如设计不良的字体曲线控制点不干净,容易造成小亮点,让眼睛增加负担;笔画没有适当收束,让线条糊在一起;许多网页甚至把字体大小设定为 10px,再加上过挤的行距、不理想的背景对比,让萤幕上的阅读更让人洩气。 justfont 相信我们需要引进更多平面设计的排版知识到网路上。再搭配越来越强大的 CSS 功能与各种设计模组以及 web font 服务,相信有天我们也能在萤幕上读到赏心悦目的内容。 来源: inside 时下有关数位环境的教科书说,萤幕的使用习惯以浏览为主,而且图片比文字更吸引人,主要以娱乐或仪式性使用为主(例如,打开 Facebook 开始一天的生活,但关掉后立刻忘记刚刚看了什么),而不适合吸收完整的知识。摄取更全面、完整的知识,还是要靠纸本。没错,这是萤幕显示时代我们不愿面对的真相:基于某些原因,我们很难有意愿在萤幕上好好的读一篇文章。 为什么?有很多大小原因,但最主要的恐怕还是因为伤眼。萤幕太亮对眼睛不好,大多时候是硬体的问题,但让这问题更严重的因素则是出在软体:不妨问问自己,有多少平常会逛的网页、部落格的文章阅读起来是跟纸本一样舒服的?以网页为例,有许多网页的设计忽略了某些重要的平面设计原则,例如适当的字体大小、字型选择、文字与背景的对比,以及行距。介面设计大师 Oliver Reichenstein 早在 2006 年就提出了,网页上95%的内容其实都是「typography」,试图与大家解释「印刷时代」的排版原则为何在「萤幕显示时代」还是同样重要,同样应该被使用。 许多人惊讶的问:「哈?typography?字型学?那不就只是选好看的字而已吗?网页设计怎么会95%都在选字型?」 typography 不只是选字型 但事实上 typography 不只是选字型,还包括字型的组合,更有关于精确的测量:行高、区块之间的距离关系,以及整体垂直排版的韵律感(vertical rhythm)等等,都是传统排版的重点,因为斤斤计较几个 pt(最小的印刷单位)的相对关系,所以可说个相当偏执,相当要求完美的领域(记得Steve Jobs怎么养成偏执狂的吗?),目的就是为了让内容本身完美的在媒介上呈现给读者。Reichenstein 在他的文章中提出,这些原则在网页上也同样要被注重,我们才可以不再只是浏览,而可以长时间阅读而不感到疲累,只是过去有两个迷思: 迷思一:萤幕解析度不够,所以用字型也是枉然 当然,这个在 2006 年提出的说法到现在已经不攻自破了。视网膜萤幕(Retina Display)在 iPhone 4 的像素密度已经来到惊人的 326dpi,可以说是超越了印刷纸本的起始水准,包含各种显示面板解析度的跃进,字型的显示效果可以说是越来越好了。在中文来说,虽然有许多字型还需要经过数位调校,才会让萤幕显示效果更好,但至少目前我们已经有了信黑体。相信有视网膜萤幕的朋友看这篇文章时,可以感受到接近完美的视觉效果,连纸本都没有如此好看。再加上越来越多的 web font 服务--连中文都有了 justfont,都让从前只能放图代替文字的困境解决了。 迷思二:还没有那么多 web font 可以用啊…… 这个部分在中文世界的确还是如此。中文不但档案大、制作远比拉丁字母费时费工(博大精深的中文字至少有一万三千个常用字,英文大小写字母加上符号最多不过上百),再加上传统字型公司有许多的版权议题争议,都让中文的 web font 进展缓慢。但跟上一点一样,typography 不是只有选字型。就算没有好字型,也可以用心在排版细节上。Reichenstein 就提到,文艺复兴的义大利字体设计师当时只能用一种活字,但还是造就了人类文化史上最出色的印刷作品。这就足以告诉我们即便中文 web font 不多,我们还是可以透过对细节的注重创造好的排版设计。
文艺复兴的排版,只有一种字体,依然经典。(图片来源:Wikimedia Commons) 另外在台湾 justfont 也常常会听到朋友们说,这种偏执的细节,一般人应该不会注意到吧?但事实上,就是这种偏执的细节,让整体版面更好读,好读到不会特别注意,因为能够非常专注在内容上。可惜目前实在有太多网页设计的排版是对眼睛不好的,例如设计不良的字体曲线控制点不干净,容易造成小亮点,让眼睛增加负担;笔画没有适当收束,让线条糊在一起;许多网页甚至把字体大小设定为 10px,再加上过挤的行距、不理想的背景对比,让萤幕上的阅读更让人洩气。 justfont 相信我们需要引进更多平面设计的排版知识到网路上。再搭配越来越强大的 CSS 功能与各种设计模组以及 web font 服务,相信有天我们也能在萤幕上读到赏心悦目的内容。 来源: inside 时下有关数位环境的教科书说,萤幕的使用习惯以浏览为主,而且图片比文字更吸引人,主要以娱乐或仪式性使用为主(例如,打开 Facebook 开始一天的生活,但关掉后立刻忘记刚刚看了什么),而不适合吸收完整的知识。摄取更全面、完整的知识,还是要靠纸本。没错,这是萤幕显示时代我们不愿面对的真相:基于某些原因,我们很难有意愿在萤幕上好好的读一篇文章。 为什么?有很多大小原因,但最主要的恐怕还是因为伤眼。萤幕太亮对眼睛不好,大多时候是硬体的问题,但让这问题更严重的因素则是出在软体:不妨问问自己,有多少平常会逛的网页、部落格的文章阅读起来是跟纸本一样舒服的?以网页为例,有许多网页的设计忽略了某些重要的平面设计原则,例如适当的字体大小、字型选择、文字与背景的对比,以及行距。介面设计大师 Oliver Reichenstein 早在 2006 年就提出了,网页上95%的内容其实都是「typography」,试图与大家解释「印刷时代」的排版原则为何在「萤幕显示时代」还是同样重要,同样应该被使用。 许多人惊讶的问:「哈?typography?字型学?那不就只是选好看的字而已吗?网页设计怎么会95%都在选字型?」 typography 不只是选字型 但事实上 typography 不只是选字型,还包括字型的组合,更有关于精确的测量:行高、区块之间的距离关系,以及整体垂直排版的韵律感(vertical rhythm)等等,都是传统排版的重点,因为斤斤计较几个 pt(最小的印刷单位)的相对关系,所以可说个相当偏执,相当要求完美的领域(记得Steve Jobs怎么养成偏执狂的吗?),目的就是为了让内容本身完美的在媒介上呈现给读者。Reichenstein 在他的文章中提出,这些原则在网页上也同样要被注重,我们才可以不再只是浏览,而可以长时间阅读而不感到疲累,只是过去有两个迷思: 迷思一:萤幕解析度不够,所以用字型也是枉然 当然,这个在 2006 年提出的说法到现在已经不攻自破了。视网膜萤幕(Retina Display)在 iPhone 4 的像素密度已经来到惊人的 326dpi,可以说是超越了印刷纸本的起始水准,包含各种显示面板解析度的跃进,字型的显示效果可以说是越来越好了。在中文来说,虽然有许多字型还需要经过数位调校,才会让萤幕显示效果更好,但至少目前我们已经有了信黑体。相信有视网膜萤幕的朋友看这篇文章时,可以感受到接近完美的视觉效果,连纸本都没有如此好看。再加上越来越多的 web font 服务--连中文都有了 justfont,都让从前只能放图代替文字的困境解决了。 迷思二:还没有那么多 web font 可以用啊…… 这个部分在中文世界的确还是如此。中文不但档案大、制作远比拉丁字母费时费工(博大精深的中文字至少有一万三千个常用字,英文大小写字母加上符号最多不过上百),再加上传统字型公司有许多的版权议题争议,都让中文的 web font 进展缓慢。但跟上一点一样,typography 不是只有选字型。就算没有好字型,也可以用心在排版细节上。Reichenstein 就提到,文艺复兴的义大利字体设计师当时只能用一种活字,但还是造就了人类文化史上最出色的印刷作品。这就足以告诉我们即便中文 web font 不多,我们还是可以透过对细节的注重创造好的排版设计。
文艺复兴的排版,只有一种字体,依然经典。(图片来源:Wikimedia Commons) 另外在台湾 justfont 也常常会听到朋友们说,这种偏执的细节,一般人应该不会注意到吧?但事实上,就是这种偏执的细节,让整体版面更好读,好读到不会特别注意,因为能够非常专注在内容上。可惜目前实在有太多网页设计的排版是对眼睛不好的,例如设计不良的字体曲线控制点不干净,容易造成小亮点,让眼睛增加负担;笔画没有适当收束,让线条糊在一起;许多网页甚至把字体大小设定为 10px,再加上过挤的行距、不理想的背景对比,让萤幕上的阅读更让人洩气。 justfont 相信我们需要引进更多平面设计的排版知识到网路上。再搭配越来越强大的 CSS 功能与各种设计模组以及 web font 服务,相信有天我们也能在萤幕上读到赏心悦目的内容。 来源: inside http://www.inside.com.tw/2012/09/06/does-typography-matter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|
||||
|